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巨著《静静的顿河》,聚焦于1912到1922年间,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艰苦历程。主人公格里高力,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既代表了哥萨克人的典型,也象征了人类的普遍处境。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运用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战争与革命、家庭与社会关系、爱情与两性、生态与农作四条线,用悲剧手段塑造了格里高力这个具有长久审美价值的不朽的男子汉形象,使读者在对他悲剧性道路产生惋惜,又对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良心和良知而感受到人性壮美。
荐读者:吴爱武(南图研究部副教授)